生活資訊
妊娠皮膚病 |
懷孕期間賀爾蒙的改變,使孕婦的身心都產生巨大的變化。皮膚作為人體的最大器官,在懷孕時期至生產前後也都有明顯的改變。
妊娠皮膚病主要包括: 〈一〉懷孕期間的生理變化 色素方面:包括乳暈、腋下、肚臍、外生殖器、肛門、腿內側等位置多會產生顏色變深的現象,在產後多會自行消退。此外如雀斑、色素痔或母斑於懷孕期間顏色會變深,甚至有新的痔出現。黑斑的產生在東方人是最被關注的問題,其成因是由於賀爾蒙的改變使得黑色素細胞較活躍,加上對日光的敏感度增加所致,因此為預防黑斑的形成,從懷孕早期就必須做好完善的防曬工作,特別是針對紫外線A光的防曬。 血管方面: 常見的有血管擴張(如靜脈曲張),因微血管較脆弱導致的下肢紫斑,手掌紅斑,蜘蛛痔、牙齦部份出現化膿性肉芽腫等。大多數的變化於產後三、四個月內會自行消退。若懷孕前已有靜脈曲張的現象,最後於懷孕第二期開始就穿著孕婦特別的彈性襪,以減緩其惡化。 汗腺方面:流汗與體味通常會增加,夏天時常有汗疹與濕疹、汗泡疹出現。 皮脂的分泌在懷孕期間通常是增加的(臉比較容易出油)。原來容易長青春痘的婦女於懷孕期間青春痘多半會改善,但有些則會惡化。另外有一種稱為”妊娠毛囊炎”則是懷孕期間才出現的會癢的如痘痘般的毛囊炎,必須與青春痘作鑑別診斷。如果孕婦除嚴重的青春痘外,尚出現明顯掉髮、小鬍子、聲音變粗等男性化特徵,則必須排除罹患罕見的”雄性黃體瘤症候群”或惡性的”卵巢男胚瘤”。 妊娠紋發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預防方面可於懷孕期間在容易產生的位置,如乳房、腹部、臀部、大腿內側等部位塗抹一些按摩油配合適當的按摩以及冷、熱水澡交替淋浴等。治療方面則可以嘗試染料雷射配合局部維他命A酸、果酸、維他命C、維他命E的外用製劑。 頭髮方面:因懷孕期間女性賀爾蒙增加,頭髮的生長期延長,頭髮的生長被促進,因此比較不會掉頭髮。而產後因血液中女性賀爾蒙下降,於第六至八週起會開始產生大量掉髮的現象,即所謂的產後落髮,通常持續三個月左右,有雄性禿體質者則可能因產後落髮而惡化。 〈二〉懷孕期間的感染疾病 大致可分為病毒感染及細菌感染;前者包括水痘、德國麻疹、單純皰疹等,後者包括淋病與梅毒。這些感染疾病除了影響母體外,主要擔心其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此又與感染時母親懷孕的周數有關。 〈三〉特殊的妊娠皮膚病 多在懷孕中期至後期會出現,包括妊娠型類天泡瘡、泡疹樣膿痂疹、膽汁鬱積性搔癢症、妊娠期多型性皮疹、妊娠性癢疹等。其中可能造成胎兒體重過輕或導致早產的有泡疹樣膿痂疹、妊娠型類天泡瘡、膽汁鬱積性搔癢症。 可能於下一次的懷孕會再發的有泡疹樣膿痂疹、膽汁鬱積性搔癢症、妊娠型類天泡瘡。 〈四〉原有疾病於懷孕期間所產生的變化 乾癬在懷孕期間通常會改善,但產後則可能會惡化。異位性皮膚炎在懷孕期間約有一半的人會惡化,20 %的人反而會好轉。皮膚型的紅斑性狼瘡情況可能會變差,全身形的紅斑性狼瘡以及硬皮症是否於懷孕期間會惡化,目前醫學上還有些爭議、一般若合併有腎臟炎或腎病變時,通常對孕婦及胎兒的負面影響就比較大。天皰瘡不太受懷孕的影響。懷孕對血管炎的影響目前不太清楚。圓形禿則可能於懷孕時恢復頭髮生長。 ~本文摘自成大醫院 陳文杰醫師~ ~若有引用不當之處請來信告知 ,我們當立即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