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了解大環境 |
有一對孩子,假日相偕去爬山,父親還帶了相機。而人走到一天然的溫泉水池旁,爸爸伸手一探,水溫剛好入浴。兒子就興沖沖地往裏面泡!父親在附近隨性地獵取美景。「哎呀!不得了,水怎麼忽然變冷了?」,父親一轉身,發現兒子已跳出了水池,父親再伸手一探,「咦!奇怪,水怎麼變冷了呢?」,孩子直打著抖索,父親不信,再伸手探看,高興地:「嘿!熱了熱了,水又熱了,快下去吧,否則你會著涼的!」,孩子飛快地再入池,父親於是又去拍攝他的浮雲野花去了。驀地,他聽見一陣急促的水花潑濺聲,轉頭一看,一個全身像裹著綠色塑膠泥的人形怪物,在掙扎著從池中冒起,父親一驚,轉身要逃,忽然又回頭,心想著「我的孩子呢?我那池中的孩子呢?
最了解環境對孩子的影的,莫過於孟母了,他不但了解,而且克服困難,把孩子放在最有利的環境中。但現在的社會環境比以前龐大複雜多了周遭事物的變化更是一日千里,遠不是我們一己之力所能改變了。我們一向把社會形容是一個大染缸,做父母的必須積極地去認識這染缸中顏料的物理、化學性質,並時時注意它的變化,否比以前龐大複雜多了,周遭事物的變化更是一日千里,遠不是我們一己之力所能改變了。我們一向把社會形容是一個大染缸,做父母的必須積極地去認識這染缸中顏料的物理、化學性質,並時時注意它的變化,否則那一天孩子從這染缸中走出來時,你已經不認得他了! 擴大我們的視野和關心的範圍,舉凡國際大勢、國家要聞、社會、經濟、教育制度,醫療衛生、環保公害、朋友師長、休閒活動,Hellow Kitty旋風,青少年次文化等等,都是我們必須迎頭趕上去了解的範圍。這樣才不會被小孩子以一句「LKK」或「說了你也不懂」就踢出場外。 不要忘了小孩雖然是你「生」的,但他卻也是不折不扣的社會「產」物!時代在變,要了解孩子,也要積極地了解我們週遭的環境! ~~~本文獲得國民健康局正式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