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常見疾病-溶血性鏈球桿菌感染症 |
瞋為溶血性鏈球桿菌(溶鏈菌)的細菌,藉由咳嗽及打噴嚏而散播於空氣中,我們再吸入空氣而受到感染。潛伏期約2-7天。傳染力強,長發生於幼稚園及小學生所在的公共場所,也長發生於兄弟姊妹傳染給小嬰兒的案例。
【症 狀】 出現喉嚨痛、頭痛等症狀同時也會發燒道39度左右。1、2天之後,全身片部會癢的細小斑點紅疹。經過3、4天後口腔內會引起發炎、喉嚨紅腫、以致無法喝東西或進食。舌頭也會出現紅色斑點,宛如草莓般(草莓舌)。但口腔周圍不會出疹,但會看起來有點發白,此乃此疾病的症狀。 *開始恢復時,雖然出疹子部份及手掌的皮膚會脫落,但卻不會留下痕跡。 【治 療】 對於溶鏈菌,青黴素系抗生素能發揮不錯的效果。只要2、3天喉嚨痛、出疹子、發燒等症狀會獲得改善,不過就算症狀消失,也應遵守醫生指示繼續使用抗生素治療。溶血性鏈球菌的繁殖力非常強,所以當症狀消失後病菌也會留在體內,待一段時間後,又會再一次發作,且有引起併發症的可能,應該遵照醫生指示繼續服藥,直到完全痊癒為止。 【併發症】 常會引起急性腎臟炎、風溼症、過敏性紫斑症、敗血病等併發症。很可能出現於二星期後。尿量減少、尿液顏色變深、臉部腫脹、心悸、呼吸困難、手腳關節疼痛等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 『溶鏈菌感染症與猩紅熱』 因為溶血性鏈球菌為圓形呈鎖鏈狀連接再一起的細菌,固有此名稱。 以前稱為『猩紅熱』,猩紅熱為法定傳染病。再抗生素尚未普及使用的時代,其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須隔離至傳染病房進行治療。現在,有抗生素的產生及普遍,就算不隔離,也可接受治療,故以不使用猩紅熱此名稱,而改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症。 |